祕魯蔚藍海岸的純樸小漁村,世紀更替在這裡似乎未曾留下任何痕跡,男人出海、女人生養持家,鄰里間沒有絲毫隱私,教會是生活倫理道德的規範,外來的同性戀畫家桑迪亞戈在這裡便顯得格格不入,對村民而言就像個被詛咒的魔鬼,人人避之唯恐不及甚至口耳相傳、相互告誡。
米蓋爾在村裡是個備受敬重的年輕漁夫,他愛他懷胎七個月的妻子,也愛他的祕密情人——桑迪亞戈,在這樣的環境下,兩人只能偷偷地在破落的廢墟或偏僻的海岸相會,在村裡便表現得像兩個陌生人,這般常見的雙性戀三角苦戀情節,直到桑迪亞戈被暗流捲走而出現了不同於一般同性戀電影的轉折。
屍沈大海的桑迪亞戈無法安息,魂魄在人間遊蕩,只有米蓋爾能看見他、聽見他、觸到他,這場悲劇卻讓兩人(人與鬼)享受了從未擁有的自由,兩人隨時能見面、分享喜悅,甚至可以在大街上攜手散步,讓這場死亡悲劇產生意外的喜劇結果;然而桑迪亞戈的遊魂永無止境地徘徊在無間之地,不安與苦悶與日俱增,米蓋爾必須找到桑迪亞戈的屍體正式安葬後,他的靈魂才能安息,這也表示米蓋爾再也見不到桑迪亞戈,米蓋爾心中充滿矛盾,他不願見到桑迪亞戈痛苦,也不願永遠見不到他的摯愛。
壯闊的祕魯海岸、令人屏息的攝影、瑰麗的色彩,每一格畫面都被賦予深刻的意義,導演善用環境與人的對照,詮釋外在社會的偏見以及個人內在的掙扎,廣闊的太平洋對照保守的漁村,個人的自由意志(性取向)之於教會為宗的社會價值,猶如海底暗流之於大海洋流,米蓋爾在社會總體意志的潮流中浮沈,由不得自己,選擇自主便有遍體鱗傷甚至如桑迪亞戈失去生命的危險,戀人在生時必須偷偷摸摸,分隔陰陽後卻能在大街上攜手談情,死亡的分離卻帶來無懼的歡愉。
片中一個巧妙的場景安排詮釋了米蓋爾心中最大的掙扎,米蓋爾與妻子充滿歡欣的在屋裡逗著新生兒,桑迪亞戈的鬼魂倚在門邊也跟著高興,充滿熱情的南美色彩,然而門邊就掛著米蓋爾與妻子嚴肅的結婚照,而門外便是洶湧的太平洋,這樣的三角關係看似平衡,外面的滔滔大浪正等著吞噬他們短暫的歡樂。
這部祕魯陰陽界版《斷背山》是祕魯導演哈維爾.富恩特斯-雷昂的首部劇情長片,進入影壇的過程有點類似李安,富恩特斯-雷昂於'90年代前往洛杉磯學習導演,畢業後留在美國尋求發展,期間則持續為家鄉祕魯創作,深受家鄉影壇的推崇;導演表示離鄉多年讓他得以重新檢視祕魯甚至拉丁美洲社會的「男子氣概」,希望以《暗擁》這樣的愛情故事,詮釋真愛令人自信與免除恐懼的力量。
後話——為什麼詮釋真愛的同性戀電影,同性戀人中總有一個角色要死亡(《斷背山》《安非他命》),沒死也去了半條命(《斷背禁戀》)?